“立品早防冯妇虎,读书不好叶公龙”这句话整体上是用来形容 言行一致和表里不一的两种不同表现。
冯妇虎
典故来源:春秋时期,冯妇是一个以打虎为生的人,后来他发誓不再杀生,成为善士。然而,有一天他看到众人围捕一只虎却无人敢上前,便忍不住再次打虎。这个行为遭到了一些士人的取笑,他们用“再作冯妇”来形容那些重操旧业的人。
寓意: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虽然表面上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但内心并没有真正改变,仍然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叶公龙
典故来源:春秋时期,楚国的叶公非常喜欢龙,他的衣物、家具、房屋等各个方面都雕刻或绣有龙的图案。然而,当真正的龙得知后,来到他的家中,叶公却被吓得逃跑了。这个典故出自汉·刘向的《新序·杂事》。
寓意: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那些只是口头上说喜欢某事物,但实际上并不真正喜欢,甚至是惧怕或反感的人。它强调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批评了那些表里不一的行为。
综上所述,“立品早防冯妇虎,读书不好叶公龙”这句话通过两个典故,强调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批评了那些表里不一的行为。它提醒人们,无论是立品还是读书,都应该做到真正的喜欢和坚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