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心境感悟的诗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句:
《道德经》第20章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这句诗描绘了众人热闹非凡的场景,而诗人却独自保持宁静,如同未出生的婴儿,表达了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
《庄子·逍遥游》: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超越了自我,神人超越了功业,圣人超越了名声,这句话体现了道家追求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
《道德经》第10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没有分离吗?这句话探讨了内心与外界的和谐统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专注。
南宋白玉蟾的《卧云》:
“满室天香仙子家,一琴一剑一杯茶。”
在茶香弥漫的室内,抚琴舞剑,品茶论道,生活的主旋律便是如此简单而纯粹,表达了道家生活的清雅与超脱。
张伯瑞的《绝句六十四岁》:
“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金丹象征着道家的修炼与智慧,吞入腹中,便是对自我命运的掌控与超越,鼓励人们通过自我修炼与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张三丰的《甲子秋游燕京作》:
“早将壮岁尘缘了,五岳三山归去来。”
在年轻的时候便了却了尘世的缘分,余生便在五岳三山之间自由来去,这是一种何等的潇洒与超脱,启迪人们要勇于割舍世俗的束缚,去追求内心真正的自由与宁静。
梦溪的《定心心经》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万变犹定,神怡气静;忘我守一,六根大定;戒点养气,无私无为;上下相顾,神色相依;蓄意玄关,降伏思虑;内外无物,心神净明。”
这一系列诗句描述了内心如何保持清明、宁静,面对外界变化时如何保持定力,通过修炼达到无私无我的境界。
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在夜晚饮酒后归来,感叹人生的无常和身不由己,希望放下一切,随波逐流,到没有红尘的江海之上度过余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这些诗句都体现了道家追求内心宁静、超脱世俗、掌握自己命运的精神境界,通过修炼和悟道,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