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言必信,行必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敬鬼神而远之。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民无信不立。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朽木不可雕也。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3.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4.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5.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3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8. 孔子曾说:“君子之所以大,不为自己大也,为众人谋之大也。”
39. 敬鬼神而远之孔子名言。
40. 颜回顿时醒悟过来说道:“老师以大局为重,实是学生愚昧。”从此后,颜回一直跟随在孔子身边,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
41.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2.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吕氏春秋》亦记载:“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
43. 老师说,我心里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