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是乐府《平调曲》名,内容多数写军队的战斗生活。唐代以来,王昌龄等都有以此为名的诗篇流传,表达一种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王昌龄的《从军行》 第一首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诗意: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杨炯的《从军行》 第二首
```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诗意:报警的烽火照亮了西京长安,壮士的内心自然难以平静。持着调兵的符信辞别皇宫,率领精壮的骑兵部队包围匈奴龙城。大雪使军旗上的彩画变得暗淡,呼啸的寒风中交杂着战鼓声。宁愿做捍卫边疆的下级军官,也胜过做书斋中的一介书生。
李白的《从军行》 第一首
```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
诗意:将军刚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剩下凄凉的月色。城头上催战的鼓声仍在旷野上回荡,刀鞘里的钢刀血迹未干。
李白的《从军行》 第二首
```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
诗意: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这次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将军急中生智,下令突围,在突围的关键时刻,将军将敌方大将一击射杀。敌军一时陷于慌乱,将军率残部乘机杀开重围,夺路而出,一骑绝尘,千余共拼杀而回。
这些诗篇通过描绘边疆的战斗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将士们的敬意,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