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
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明确调查任务。
明确课题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确定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澄清研究的基本概念。
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框架。
确定调查的类型和方式方法。
将调查内容具体化和操作化,确定分析单位和调查指标。
制定抽样方案和调查方案、大纲、表格。
培训调查人员。
调查阶段
按照调查设计的要求,利用各种调查方法(如问卷法、量表法、个别访谈法、座谈会、现场观察、测验法、文献法等)收集有关资料。
确保资料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直接深入社会活动以获取经验资料。
研究阶段
在全面占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
对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归类,简化、系统化、条理化,以便进一步分析。
采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方式,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入手进行综合、抽象和理论分析。
从整体上把握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联系,找出事物的发展趋势和一般规律。
总结阶段
撰写调查报告,说明调查结果与研究结论。
回顾调查研究全过程,评估和总结调查工作。
此外,有些资料还提到其他相关步骤,如组建社会调查项目组、收集相关政策文件、制定工作路线、设计调查大纲及问卷、设定抽样方案、现场调查、资料统计与分析、专家咨询、修改报告、发布项目成果等。这些步骤可以视为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和研究阶段的细化和补充。
综合来看,社会调查的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要求,确保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