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竿为信的典故?

时间:2025-03-16 01:46:43 网游攻略

立竿为信的典故是 商鞅变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具体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以下是典故的详细内容:

背景

秦孝公即位后,为了强国,任命卫国人商鞅进行变法。

商鞅深知推行新法的困难,尤其是在百姓中建立信任。

立木为信

商鞅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并宣布谁能将这根木杆搬到北门,就赏给十镒黄金。

初始,百姓对此半信半疑,没有人敢去尝试。

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镒黄金,终于有一个人站出来尝试,并成功将木杆扛到北门。

商鞅立即兑现承诺,赏给此人五十镒黄金。

影响

商鞅通过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

百姓开始相信商鞅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从而对新法产生了信任。

有了百姓的信任,商鞅得以顺利推行新法,使秦国逐渐强盛,最终统一六国。

典故出处

这一典故出自《史记·商君列传》,详细记录了商鞅通过立木为信的方法取信于民,并最终成功实施变法的过程。

总结:

立竿为信的典故是商鞅在推行新法前,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取信于民,而在国都南门立木杆,并承诺能扛到北门者赏金的故事。通过这一举动,商鞅成功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为新法的顺利推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