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牛》(北宋·李钢)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琵琶行》(唐·白居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虞美人》(南唐·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马诗(五)》(唐·李贺)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拟行路难》(南北朝·鲍照)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唐·白居易)
垂老逢春念帝京,都城歌舞几时停。
《贫女》(唐·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风格,共怜时世俭梳洗。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黄河》(唐·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其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这些诗句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不公的悲愤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