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成语及其出处如下:
任重道远:
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循循善诱: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登堂入室:
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匹夫不可夺志:
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出处:《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以德报怨:
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不亦乐乎:
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述而不作:
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出处:《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一言兴邦:
指一句话可以兴国。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成人之美:
成全别人的好事。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斗筲之器:
比喻气量狭窄的人。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言必有中:
中:正对上。指说话做事一定有恰当的分寸和正确的方向。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不耻下问:
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出处:《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得其死:
指人不得善终。出处:《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出处:《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察言观色:
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这些成语不仅体现了孔子的智慧,也在日常交往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