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是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内在心理和行为指导体系。
个人价值观
定义:个人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种评价和看法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一个人的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类型:
理性价值观: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追求真理高于一切。
美的价值观: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认为美和协调比什么都重要。
自我印象
定义:自我映象是在个体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身的概括的形象,包括自我觉察、自我想象、自尊感或自卑感三个因素。自我映象是由自我认识过渡到自我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态度的重要环节,使得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
构成:
自我概念: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
自我觉察: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了解。
自我想象:个体对自己的想象和期望。
自尊感或自卑感: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感受。
态度
定义: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或情境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通常与价值观紧密相关,是价值观在具体行为中的体现。
综上所述,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共同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个人价值观决定了个体对事物的评价标准和优先级,自我印象则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感受,而态度则是个体在具体情境中的行为倾向。理解这三者的关系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调整行为和态度,以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