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附录的正确格式要求如下:
标题格式
“附录”二字用三号黑体居中打印,两字中间空一格。
下一行是附录题目,使用四号黑体居中打印。
再下一行是附录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打印。
编号系统
如果有多个附录,应按照顺序编号,例如:附录1、附录2、附录3等。
如果只有一个附录,也应编为“附录A”。
内容要求
附录内容应包括不宜放在正文中的有价值信息,如过长的公式推导与证明过程、数据表格、图表、图片、源代码、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等。
附录内容应简洁明了,便于读者查阅和理解。
页码和标注
附录的页码应独立编排,并在每一页的页脚标注“附录A-1”、“附录A-2”等,以示区别于正文部分。
页码应与前面的章节连续,不要在每个附录的开头重新启动页码。
排版和编辑
附录应与正文之间有明显分隔,可以使用分割线或其他合适的方式进行视觉区分。
附录中的段落文本格式应与论文的其余部分一致,包括字体和页边距。
图表和公式的命名
图表、公式的命名方法应与正文中相同,只是将章的序号换成附录的序号,例如:图A.1、表B.1、公式C.1等。
附加说明
在正文中提到附录时,可以使用“详见附录1”、“详见附录2”等方式进行标注,以便读者能够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通过遵循以上格式要求,可以确保论文附录的清晰性、一致性和易读性,从而增强论文的整体质量和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