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刘斌《和许给事伤牛尚书》
归魂藐修路,征棹舣邗沟。
先秦 屈原《九章之五 怀沙》
修路幽蔽,道远忽兮。
宋 梅尧臣《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修路隘且长,疲骖未能止。
宋 苏辙《故枢密签书赠正议大夫王彦霖挽词二首》
雄飞极九载,修路止三城。
宋 方回《旅次感事》
俗异言难晓,程修路恐差。
宋 陆游《修路》
但使仅堪行便足,我无长戟与高车。
魏晋 陆云《答张士然诗》
修路无穷迹。
南北朝 谢朓《答张齐兴诗》
勿言修路阻。
宋 胡寅《初识清修路》
清修路。
唐 崔涂《题授阳镇路》
越鸟巢边溪路断,秦人耕处洞门开。
明 洪应明《欲路勿染,理路勿退》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如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唐 曹松《山中》
要路豪家非往还,岩门先有不曾关。
唐 白居易《商山路有感》
万里路长在,六年身始归。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
唐 徐凝《别白公》
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唐 刘得仁《读书志》
出路船为脚,供官本是奴。
唐 鲍溶《蜀路》
万里岐路多,一身天地窄。
唐 卢延让《蜀路》
云间闹铎骡驼至,雪里残骸虎拽来。
唐 沈彬《纪事》
九衢冠盖暗争路,四海干戈多异心。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和情感描绘了修路的过程和感受,既有对修路艰难的描述,也有对修路带来的便利和希望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