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软件好坏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考量点:
功能需求沟通与实现
功能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是否基于充分的需求沟通精确实现。
性能与易用性
性能:软件在各种网络环境下应能稳定运行,处理数据准确,响应时间快,并发用户数高,吞吐量高,资源利用率低。
易用性:直观的操作界面,流畅的使用体验,用户使用无门槛。
安全可靠性
用户权限限制合理,超级用户权限管理合理。
用户名和密码的校验和保护措施,防止非授权访问。
系统对错误登录次数的限制和错误提示的准确性。
数据备份与恢复手段的提供。
错误处理与系统稳定性
错误是否导致系统异常退出,软件运行的稳定性。
错误提示的准确性,能否让用户知道造成错误的原因。
代码质量
SLOC(源代码行数)反映软件规模,但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每个代码段/模块/时间段中的bug数,反映开发者的效率和软件的稳定性。
代码覆盖率,反映测试的完整性和质量。
维护性
软件是否易于维护,是否支持二次开发。
是否有良好的文档和社区支持,便于后续的更新和问题解决。
用户体验
界面设计是否精美,操作流程是否简单流畅。
软件是否容易卡顿或崩溃,是否具有吸引力。
口碑与品牌
软件在用户中的口碑如何,是否获得了良好的评价。
软件供应商的信誉和售后服务质量。
合规性与标准
软件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是否通过了相关的质量认证,如ISO/IEC 25010。
通过上述这些方面的综合评估,可以较为全面地判断软件的好坏。建议在选购或评价软件时,结合具体的使用场景和需求,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