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的创新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涉及技术创新、应用推广、政策支持和产业链建设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创新驱动策略:
加强应用生态培育
编制和完善重点行业工业软件产品名录,加快供需对接,扩展产业应用场景。
开展国产工业软件产品试点示范,推动在重点领域形成典型示范应用,打造一批优秀行业解决方案。
技术攻关与自主创新
国有企业尤其是工业领军企业应与工业软件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供需结对攻关、产学研联合攻关。
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提升工业软件企业研发设计、生产服务能力,开发出贴近行业用户需求、具有竞争力的工业软件。
政策支持力度
完善国产工业软件产业链生态支持,制定相应政策,提高政策的精确度,在资金、人才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综合支持。
构建一个覆盖软件基础层、平台层、应用层的产业创新发展联盟,促进各方主体的协作与创新。
商业化模式创新
围绕产业集群进行软件的开发和设计,以覆盖全产业链,便于各上下游企业的实际应用。
提供培训与技术支持,通过云计算技术高效共享资源与服务,提升软件的智能化水平。
市场应用推广
推动制造企业对国产软件的认知和使用,鼓励更多企业开放制造场景,参与到国产软件的生态中来。
通过试点示范,加速国产工业软件在重点领域的应用,打造一批优秀的行业解决方案。
产业链协同
加强自主可控工业软件产业链基础生态培育,完善相关政策矩阵,界定基础型、应用型和专业型工业软件的发展方向。
促进软硬件的有效对接,全面提升我国工业软件的产业竞争力。
国际合作与开放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强与国际工业软件企业的合作,推动国产工业软件走向世界市场。
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国产工业软件的国际影响力。
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可以逐步推动国产工业软件在技术创新、应用推广、政策支持和产业链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最终形成国内一流的自主工业软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