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礼品,主要在藏族和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使用。关于哈达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汉朝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时,向西藏部落首领献帛,古代汉族以帛为贽,象征纯洁无瑕的友谊。藏族部落认为这是一种表示友好、祝福的礼节,并沿用至今。
八思巴与元世祖忽必烈
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后带回西藏的帛上有万里长城图案和“吉祥如意”字样。后来,哈达被认为是仙女身上的飘带,以洁白象征圣洁和至高无上。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
十六世纪中叶,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哈达成为蒙古族交际礼仪的珍品,用于日常礼仪和表达对长辈、贵宾的尊敬。
哈达的象征意义
哈达在藏语中意为“礼巾”,象征着纯洁、美好、忠诚、吉祥、正义和善良。在婚礼、葬礼、拜年等场合都有献哈达的习俗。
哈达的颜色与折叠方式
哈达通常为白色,但也有彩色的哈达,颜色分别为蓝、白、黄、绿、红,每种颜色都有不同的寓意。哈达的折叠方式也有访问式和敬献式两种。
哈达的使用场合
哈达不仅用于庆典活动,还在遭遇不幸时有所使用,例如家里有人去世时,给遗体敬献哈达,表示将死者带向光明之路。
综上所述,哈达不仅是一种传统的礼品,更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民族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