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德育教育及其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德信为先
强调学习成为有道德的人,做有大德的人。道德涵盖公德与私德,公德是指个人对于社会以及国家的义务与责任,私德是指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修养。陶行知要求学生把公德与私德相结合,从而有大德,为了国家、民族、人民而奋斗,对自身得失不必计较,努力服务社会。
创造精神
陶行知倡导学生应该具有创造精神,锻炼身体,独立自强。他鼓励师生亲手种菜、盖校舍、建设礼堂等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改造环境与社会的精神与能力。他认为,需要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不完全的人,这包括体魄强健。
知行合一
陶行知提倡知行合一,思想和行为统一,道德品质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培养。他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对“做人”“做真人”进行学习,将道德教育融入日常行为中。
从容工作与学习
陶行知认为学习不能只限于书本知识,实践才是真正需要实施的。他提出做事情应该有目的、有决心、有计划、有组织,以提高效率和条理性。
明辨是非与独立思想
陶行知要求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思想独立,并对开展实践活动进行指导。他强调在求学过程中,学生应该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弄虚作假,坚守道德底线。
社会责任感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认为教育者和学生都应该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改革和建设,为改善社会、造福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
劳动与自我锻炼
陶行知提倡劳动与自我锻炼,强调“行是知之始”,通过实际行动来追求真理和实现自我价值。他鼓励学生通过劳动来锻炼身心,培养独立自强的生活态度。
德育原则与方法
陶行知提出了一系列德育原则与方法,如劳力劳心合一、知情意合一、教训合一等,以期在学术探讨和社会实践中继承和发展德育理念。
综上所述,陶行知的德育教育强调道德与行为的统一,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创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旨在培养出既有知识又有道德的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