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论语·学而篇》中提到孝悌,其中“孝”指的是 对父母等长辈的敬爱、孝顺,而“悌”则是指兄弟姐妹之间、朋友之间、社会上人之间的互相关爱。通俗地说,孝是指纵向的爱,即子女对父母的爱;悌是指横向的爱,即兄弟之间的爱。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到的“申之以孝悌之义”,也是指 孝顺父母和友爱兄弟。孟子认为,通过兴办学校教育,反复向百姓灌输尊敬父母和敬爱兄长的道理,是形成良好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孝悌分别指的是孝顺父母和友爱兄弟,这两种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做人的根本和评价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