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出自唐·李白《上李邕》。这句话的意思是,连圣人都知道敬畏年轻人,因为有本事的人不一定不是年轻人。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出自《论语·季氏》。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敬畏三件事:敬畏上天的意志(自然规律),敬畏德高的王公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论。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出自管仲的《管子·禁藏》。这句话是说,法律是天下人应遵循的准则,用来解决疑难,判断是非,关系到百姓的命运。也就是说,只有人人敬畏法律,社会规范才能得以形成。
命运害怕勇敢的人,而专去欺负胆小鬼。——塞涅卡。
谁因为害怕贫穷而放弃比财富更加富贵的自由,谁就只好永远做奴隶。——西塞罗。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道德经·第二十章》中讲:“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老子告诉我们,对于许多人所害怕的事物,我们应当怀着敬畏之心。敬畏并非恐惧,也非懦弱,而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行为准则。
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这句话出自曾国藩,意味着一个人最顶级的自律莫过于心怀敬畏,说话有分寸,做事有节制。
这些名言都强调了人应该有所畏惧的重要性,敬畏可以让我们保持谦逊、尊重和谨慎,从而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