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的结局如下:
拒绝封赏:
介子推在重耳成为晋文公后,选择隐居,没有接受封赏。他带着母亲悄悄到绵山隐居,拒绝面君讨赏,因为他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
被火烧死:
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下山领赏,下令放火烧山。大火烧遍绵山,但介子推选择与母亲一起在大火中被烧死,也不愿出来。他临死前,背着母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最终被烧死。
留下血书:
介子推在火灭后被人发现,他的背上有一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这句话表达了他对重耳的忠诚和牺牲。
纪念介子推:
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并且规定每年到了介子推被烧死前三天,举国禁烟火寒食冷饮。
清明节:
清明节与介子推的故事也有关联,虽然清明节的起源实际上与介子推无关,但后世为了纪念介子推,将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总结来说,介子推在重耳成为晋文公后选择隐居,拒绝封赏,最终被火烧死,他的忠诚和牺牲被后人铭记,并衍生出了寒食节和清明节这两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