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宣言》的基本观点可以总结如下:
教育者的使命
教育者不是造神、造石像或造爱人,而是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
教师的成功在于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同时学生也应创造值得彼此崇拜的人。
创造的对象
创造的对象是“真善美的活人”,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真善美品质的人。
创造的力量
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不受固有观念和偏见的束缚,应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
创造的方法
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即教法、学法、做法应合一,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教育者应从点滴做起,不断创造,不能因循守旧。
创造的环境
强调“社会即学校”,认为教育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创造的态度
教师应保持一颗平常心,抛弃浮躁,立即行动,策划自己的未来,永远不要说校长的坏话,用笑声感染每一个人。
创造的意义
通过创造,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进步,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
这些观点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洞察,强调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也应不断自我提升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