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逃过一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字不会写的计策:
在朱元璋要杀刘伯温的时候,刘伯温声称自己有一个字不会写,即“赦免”的“赦”。朱元璋便教他写下这个字,刘伯温随后说多谢皇上不杀之恩,从而免除了自己的死罪。
火中逃生:
刘伯温在离开庆功楼不久后,庆功楼便发生了大火,参加宴会的功臣、守卫和宫女数千人全部丧命,只有刘伯温侥幸逃过一命。原来,朱元璋在宴会之前已经命人埋伏好了火药和柴油,等到他离开后便点燃了火药。这个故事虽广泛流传,但并非真实历史,而是小说和戏剧中的情节。
假死之法:
刘伯温意识到朱元璋对他的猜忌并未消除,因此选择了假死的方法来彻底消除朱元璋的戒备。在路过一座破庙时,他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诗:“大千世界正茫茫,何必收拾一袋藏?古来多少英雄辈,得道多助失道亡!”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朱元璋看到这首诗后,明白了刘伯温的用意,从而保住了性命。
综合以上几点,刘伯温之所以能够逃过一死,主要是因为他运用了智谋和计策,成功地化解了朱元璋的杀意,并在关键时刻通过假死和一首诗来确保自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