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的创作背景?

时间:2025-03-13 11:13:06 网游攻略

巴金的《家》创作于 20世纪30年代初,是其“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是巴金个人情感与思想深刻交融的产物。当时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封建制度逐渐瓦解,新思想、新文化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期,许多家庭仍然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人们的命运往往被家族、传统和偏见所左右。《家》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以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兴衰史为线索,生动描绘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挣扎与觉醒。

巴金在哥哥李尧枚的鼓励下开始创作《家》。1929年7月,李尧枚自川来沪看望巴金,谈了家庭里的种种事情,气愤而又苦恼。巴金告诉他,要写一部反映大家庭生活和家中男女青年不幸遭遇的小说。大哥即表支持,后又写信来大加鼓励,使巴金大受鼓舞,抱定心志创作《家》,不负“我一生中爱得最多而又爱我最深”大哥的殷切期望,让大哥早日从沉重的封建枷锁中解脱。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地点是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公馆。通过这个大家庭的腐朽、没落,巴金生动而又深刻地反映了现代中国社会某一方面的历史缩影。他描写了封建大家庭内部的形形色色的矛盾和冲突,描写了老一代的专横、卑劣和败坏,还写了青年一代的痛苦、反抗和新生。小说以高家的“少爷”觉慧在“五四”浪潮的激荡下,始而参加社会活动,终于离开家庭出走作为故事的中心线索,层层深入地揭开封建家庭腐朽的内幕,从而表现了这个大家庭中众多人物的各自不同的地位和性格,遭遇和命运。

《家》在1931年开始在上海一份以市民读者为主要受众的报纸上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该小说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