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的古代例子发生在春秋末期,晋国有一个名叫范吉射的人。他家里门口挂着一个大钟,这个钟是用上等青铜铸造的,非常精美。由于钟太大且重,小偷无法将其整个背走,于是他想到一个办法:将钟敲碎,然后分批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开始敲钟,钟声响起后,他意识到这声音会引来别人,于是他急忙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别人就听不见钟声了。随后,他用布团塞住耳朵,继续敲钟,结果钟声更加响亮地传遍了四周,最终被人发现并抓住。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掩耳盗铃”,用来比喻那些自欺欺人、不自量力,企图以幼稚的手法掩盖可察觉的错误行为,最终导致自己暴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