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网络直播带货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联动监管
平台自查自纠:提高准入门槛,严把直播网红的入口关,严格资质审查,对违规行为进行警告、处罚,严重者清退或封号。
加大惩处力度:网信办等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违规网红及平台严惩不贷。
加大宣传教育
广泛宣传:通过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宣传违规经营的反面案例,引起商家重视,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
教育培训:政府部门牵头,联合平台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普法教育培训,提高道德和法律意识。
完善平台管理
质量意识:直播带货平台要提高质量意识,筑牢直播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依法规范:落实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依法依规规范发展。
信息披露:要求直播带货必须明确标明“谁在带货”“带谁的货”,强化信息披露。
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明确消费争议解决机制,规范营销行为。
严格监管与自律
未成年人限制: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申请成为直播营销人员或直播间运营者需经监护人同意。
内容管理:直播间运营者和营销人员要实时管理互动内容,不得以删除、屏蔽等方式欺骗、误导用户。
平台责任:直播营销平台应积极协助消费者依法维权,提供必要的证据支持。
商家自律:商家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强化自律,诚信经营。
建立工作机制
部门协作:国家七部门建立健全线索移交、信息共享、会商研判、教育培训等工作机制,依据各自职责做好监督管理。
监督检查: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直播营销市场主体依法开展联合惩戒。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规范网络直播带货,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