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奋斗的青春!一生驻村情,不负青春韶华,我们永远在一起~
“风雨无期点点来,柴扉无人独自开;满园芳菲关不住,葳蕤木槿映窗台。”这句诗是对木槿最好的描述,却也最贴合我此刻的心境。入户走访的路上,偶遇一株木槿,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盛放,来到大寨近一年才见到,心里满是欣喜。我最爱木槿花,乡村并不罕见,但不论季节变换也岸然盛放的木槿,如我们扎根基层的青春,灼灼其华。 如果问我,为什么最爱木槿?
漫漫征途,驻村路上,我心澎湃,使命在肩。踏上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奏响乡村振兴的华章。 以真心浇灌乡亲的梦想,用汗水点缀脱贫攻坚的诗篇。这是我的战场,也是我的舞台,每一寸土地都书写着我的奋斗,每一张笑脸都鼓舞着我的前行。 我将扎根基层,倾听民意,凝聚人心,用我的青春和热血,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让这片土地熠熠生辉。
一、初心如磐:驻村的使命担当“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基层,角色的转变,带来的是对责任与使命全新的认知。初入村庄,那一双双质朴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睛,让我深知自己背负的不仅仅是组织的重托,更是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记得第一次走访贫困户,破旧的房屋、简陋的生活设施,深深刺痛了我的心。二、攻坚克难:乡村发展的奋斗之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驻村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思想观念陈旧等问题,如同重重山峦横亘在我们面前。为了改善村里的交通条件,我们四处奔走争取项目资金,协调施工单位,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与工人师傅们并肩作战。面对村民对新产业的疑虑和担忧,我们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邀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带头示范种植养殖。从引进特色农业项目到发展乡村旅游,从改善灌溉设施到修建文化广场,每一个项目的落地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和汗水。在与困难的较量中,我们逐渐成长为乡村发展的坚强脊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三、情系民生:温暖人心的点滴关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驻村期间,我们时刻关注着村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为孤寡老人送去生活物资,陪他们唠唠家常,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组织趣味活动,给他们的童年增添一抹亮色;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已驻村过半。这半年,我们都深深体会到,基层一线是挥洒汗水、激扬青春的广阔舞台,也更加坚定自己以赤子之心直面群众、服务基层的决心。”自治区纪委监委驻亚东县岗古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徐涛语重心长地向队员们说道。 图为: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掌握村情民意
今年8月,一个烁玉流金的日子,我作为一名选调生,按照组织安排,被选派到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山村担任村主任助理,由此开启了我的驻村生涯。远眺漫眼的山野丘壑和田间炕头,我的驻村故事,也就此开始书写。在村支书的指点下,我丢掉了书生气,鼓起勇气深入地头、百姓家头,谈到心头,我逐渐熟悉了他们,他们也慢慢接纳了我。称呼从“那位干部”转变为“小黄丫头”,从此拉近了我与村民的距离,真正了解了他们所需、所想、所急,谈话有了深度。无数次的家长里短教会我第二个道理,基层干部,要主动到田坎沟边、房前屋后,和群众拉拉家常、问问近况、看看状况,不用心用情永远走不进群众心里,真诚沟通是桥梁纽带。 俯下身、沉下心,以微见长,让驻村故事更有“长度”。 俯下身子接地气,沉下心去扎住根。无数次的真帮实做教会我第三个道理,基层干部,就是要对群众堵点痛点要绵绵用力,疑难杂症要久久为功,坚持一件事情做到底,坚持每户农户帮到底,耐得住寂寞、留得住情谊、守得住民心。
这些句子描绘了青春在乡村驻村的情景,表达了队员们对乡村的热爱和对使命的担当,以及对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念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