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构建应用生态
推广“拿来即用、免申即享”的软件服务包模式,加速中小微制造业数字化应用。
编制行业软件产品名录,加速供需对接,拓展产业应用场景。
进行国产工业软件示范试点,形成典型的行业解决方案。
技术攻关与自主创新
国有大型企业应与工业软件企业建立创新联合体,实施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供需结对攻关、产学研联合攻关。
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研发设计、生产服务能力,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工业软件体系。
完善产业链基础生态
分类施策,提高政策精准度,构建面向研发设计、生产控制和经营管理的政策链。
统筹推进资金与人才的支持,推动产业创新。
建立涵盖工业软件基础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产业创新发展联盟,促进各类主体的创新参与和协同,推进工业软件的全产业链升级。
加强基础研究
深入探索算法与数据结构,提升工业软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AI赋能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工业软件,如仿真分析软件,提升精度和计算速度。
人才培养与生态圈构建
与高校合作,培养软件开发与应用的人才。
找到更多行业与企业作为国产软件的合作伙伴,构建生态圈。
商业化模式创新
围绕产业集群进行软件开发和设计,覆盖全产业链,便于各上下游企业的实际应用。
提供培训与技术支持,通过云计算技术高效共享资源与服务。
变道超车机遇
在ERP等细分领域,国产企业正逐步迎头赶上,抓住“变道超车”的机遇。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推动工业软件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完善、人才培养和应用推广等方面取得突破,最终实现工业软件的自主可控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