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小说《家》中的觉新是一个 矛盾而复杂的人物形象。他身处于封建家庭与新思潮的冲突之中,既受到封建思想和意识的影响,又受到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冲击。以下是对觉新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
个人性格与思想的双重性
觉新具有两重人格,一方面他渴望新思想,同情弟弟们的斗争,另一方面,他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逆来顺受,维护封建家庭的利益。
他具有诚实、善良、懦弱、驯顺等性格特点,同时也有屈从、忍受和反抗的一面。
家庭角色与责任
作为长子和长房长孙,觉新承担着家族延续和维护家庭稳定的责任。他的懦弱性格使他总是忽略自身意志,努力协调家族内部的关系,但这种协调往往以牺牲自己为代价。
在面对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时,觉新总是选择妥协和忍让,以期维持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但这种牺牲并没有为他带来真正的幸福。
时代反映与悲剧性
觉新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中部分知识分子在新旧文化冲突中的困境,具有警示意义。他的悲剧性结局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迫害以及“无抵抗主义”和“作揖哲学”的危害。
觉新在经历了一系列悲剧后,开始觉醒,支持觉慧出走,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反抗封建礼教,但他的抗争是有限的、无力的,最终无法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
美好素质与悲剧命运
觉新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资优异,聪明好学,有着美好的理想和追求。他曾经有过梦想,想做化学家,读书也很用功,在中学四年毕业期满的时候,是成绩名列全校第一的优秀生。
然而,他的封建宗法观念和封建礼教严重地扭曲了他的思想性格,使他成为一个软弱者,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
综上所述,觉新是封建官僚大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他的形象既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无情,也揭示了人性的扭曲和虚伪。通过觉新的形象,巴金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困境,表达了对新时代的渴望和对封建制度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