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等,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主要流传着以下几个关于其来源的小故事:
嫦娥奔月
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苍生。后羿从王母娘娘那里求得一包不死药,嫦娥为了防止药落入奸人手中,吞下了不死药,飞到了月宫,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女。人们为了纪念嫦娥,便在每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摆设香案,向月宫中的嫦娥祈求平安吉祥。
吴刚伐桂
吴刚因犯错被天帝惩罚,要求他砍伐一棵永远砍不倒的桂树。吴刚日复一日地砍伐,但桂树始终屹立不倒。这个故事流传甚广,象征着坚持不懈的精神。
唐明皇游月宫
唐明皇在中秋之夜梦游月宫,见到仙女们翩翩起舞,并听到了优美的仙乐。返回人间后,他凭着记忆创作了《霓裳羽衣曲》,中秋节赏月的风俗因此流传开来。
后羿射日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射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中秋与科举
中秋节与古代的科举考试也有密切关系。因为科举考试通常在秋季举行,而中秋节恰逢此时,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并在中秋节进行隆重庆贺。
这些传说和故事不仅丰富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也让这个节日充满了浪漫和神秘色彩。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祭拜月神等习俗,都与这些传说故事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