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他生活在南宋(1127-1279年),这是一个国家偏居一隅,不断受到金朝侵扰的时代。朱熹自幼学习理学,深受儒家家国天下的精神取向影响,提倡对金主战,但因其性格固执坦率,直言上谏,在官场上遭遇坎坷,最终被定为伪学,学问受到打压,但始终不放弃对家国情怀的坚守和对世事的抗争。
朱熹的学术成就非常高,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后世的文化思想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教育理念强调“格物致知、实践居敬”,主张“存天理、去人欲”,力图重整伦理纲常、道德规范,重建价值理想和精神家园。朱熹的学问不仅在学术界有重要地位,而且他的思想和著作远播海外,对东南亚等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朱熹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成就,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教育史和礼教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被后人尊称为“朱子”,与孔子、孟子一起,被视为儒家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