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他自幼熟读兵书,谈论军事理论时滔滔不绝,甚至能与其父赵奢辩论而不落下风。因此,他非常骄傲,自认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深知赵括缺乏实战经验,曾担忧地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附近)发生激战。当时赵奢已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采取坚守策略,使秦军无法取胜。秦国施行反间计,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言论,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
赵括到前线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轻率地任用军官,按照兵书上的理论行事,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这就是著名的“纸上谈兵”的故事。
建议:赵括的故事告诉我们,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战经验往往会导致失败。在战争中,灵活应变和实战经验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