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的《布兰诗歌》(Carmina Burana)是一部深受人们喜爱的音乐作品,它以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对生命的赞歌而著称。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的一些理解:
音乐风格
节奏与旋律:奥尔夫在《布兰诗歌》中采用了强烈、明快的节奏,以及由短小动机连续不断地反复而成的旋律。他的旋律语言包罗较广,从单旋律歌曲、民间歌曲到弗拉曼戈歌曲和浪漫歌剧,面貌多姿多彩。
和声与配器:该作品主要使用一级和五级和弦,大多为同度、八度、三度、五度,几乎不用半音。在惊叹句的时候才会用一下不协和和弦。配器方面,以打击乐为主要风格,三管编制的大型乐队,加打击乐加钢琴,有时候,整个乐队都会被他当作打击乐来使用。
内容与主题
《布兰诗歌》分为序歌《命运女神》和正歌《初春》《在酒馆里》及《爱情》,表达了对生命的赞颂、对短暂人生的惋惜和哀叹。诗中既有酒歌、庄重的爱情诗和放纵的情歌,也有宗教诗篇和牧歌式的抒情诗,以及对教堂和政府的讽刺诗。
奥尔夫在阅读完这部诗集后,形成了一种对人类与自身命运的思考,并将这部作品称为“情景康塔塔”。他以音乐、舞蹈、戏剧等元素融为一体,让古老与现代的各种元素相互交织,为人们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
首演与影响
1937年6月8日,《布兰诗歌》在法兰克福首演,当时的德国现代音乐语言——十二音列正在兴起,而奥尔夫的作品在这种背景下显得尤为独特。该作品不仅是音乐界的焦点,更间接或直接地影响了当时所有的现代音乐。
文化意义
《布兰诗歌》的创作背景与贝内迪克特修道院中的《Carmina Burana》诗集有关,这些诗歌大约创作于11至13世纪,内容分为宗教和世俗两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奥尔夫通过这部作品,将中世纪的诗歌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综上所述,奥尔夫的《布兰诗歌》是一部将古老诗歌与现代音乐完美结合的作品,它以强烈的节奏、简单的旋律、独特的和声与配器,以及对生命和爱情的深刻赞颂,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音乐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