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称陶渊明的《咏荆轲》等作品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主要基于以下几点道理:
反抗性和战斗性:
陶渊明在作品中表现出了对黑暗现实和腐朽统治的反抗和批判态度。例如,《咏荆轲》一诗从晋室盛衰到宋代晋柞告尽,表达了对篡逆者的愤怒和对禅让与祥瑞的讽刺,显示出强烈的反抗性和战斗性。
内心的愤懑与不平:
陶渊明的诗歌不仅表现了他淡泊名利的一面,也透露出他内心的愤懑和不平。鲁迅认为,陶渊明的“金刚怒目式”作品是他隐藏孤愤、避祸全身的文饰,这些作品能让人触摸到诗人崇高而痛苦的心。
豪放悲壮的艺术风格:
与陶渊明的平淡自然风格不同,“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显得慷慨激烈、豪放悲壮。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陶渊明对现实的深刻关注,也展示了他内心的豪情壮志。
对英雄人物的赞颂:
陶渊明在《咏荆轲》中赞颂了荆轲的英雄气质和反抗精神,这种对英雄人物的赞颂和敬仰也体现了“金刚怒目式”作品的特点。
综上所述,鲁迅称陶渊明的《咏荆轲》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陶渊明对现实的反抗和批判,也体现了他内心的愤懑、豪情壮志和对英雄人物的赞颂,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陶渊明诗歌中“金刚怒目式”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