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鸩止渴”和“竭泽而渔”这两个成语都用来比喻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后果的行为,但它们在行为方式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饮鸩止渴
行为方式: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侧重点:强调方法的有害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例如,用鸩羽毛浸泡过的毒酒来解渴,虽然能暂时解渴,但会导致死亡。
竭泽而渔
行为方式:把池塘里的水抽干来捉鱼,比喻做事只顾眼前的利益,丝毫不为以后打算。
侧重点:强调损害长远利益,缺乏可持续性。例如,为了眼前的鱼,把整个池塘的水抽干,以后就无鱼可捕。
总结
饮鸩止渴侧重于方法错误及其严重后果,强调的是“短视”和“方法有害”。
竭泽而渔侧重于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强调的是“短视”和“缺乏可持续性”。
这两个成语都带有贬义,提醒人们在决策时要考虑长远利益,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