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下大雪时,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雪天典故,这些典故不仅描绘了雪景的壮美,还蕴含了深厚的人文精神。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雪天典故:
袁安卧雪
东汉时期,袁安未做官时客居洛阳,生活清贫。某年冬天大雪,洛阳令出外巡访,发现袁安门前积雪未扫,以为他已冻饿而死,结果袁安僵卧在家。袁安解释说他不想给别人添麻烦。洛阳令赞赏他的贤德,推举他为孝廉,后来袁安成为东汉名臣。
雪夜访戴
东晋时期,王羲之的儿子王子猷在山阴居住,某夜大雪,他醒来后命人倒酒,吟咏左思的《招隐》诗,突然决定去看望戴安道,连夜驾船前往,到门口后却不进门就返回。别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他是乘兴而去,兴尽而返。
孙康映雪
晋人孙康幼时家境贫寒,没有钱买灯油,冬天夜里利用雪地反射的光读书。这个典故激励了无数贫寒子弟发奋读书。
程门立雪
北宋时期,杨时和游酢去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一次大雪天,他们站在程家门口等待,直到雪覆盖了他们的双膝,程颢才发现他们,体现了对师长的尊敬和求学心切。
踏雪寻梅
出自宋代《北梦琐言》,形容文人雅士在雪天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这个典故也被称为“灞桥风雪”、“骑驴风雪中”、“小桥风雪成诗处”。
残毡拥雪
出自《汉书·李广苏建列传》,苏武被流放到苦寒之地牧羊,渴饮积雪,饥吞毛毡,19年后才回到汉朝,形容忠臣义士历经艰难,忠心不改。
剡溪风雪
王羲之的儿子王子猷居住在山阴,某夜大雪,他醒来后命人倒酒赏雪,突然想起戴安道,连夜乘舟前往,到门口后却不进门就返回。这个典故体现了王子猷的任性而为和魏晋名士的风度。
谢女立雪
东晋名士谢安召集谢家子弟谈诗论文,天降大雪,谢安问他们雪像什么,侄女谢道韫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典故表现了谢道韫的才情和谢家的文学氛围。
这些典故不仅描绘了雪天的景象,还体现了古人的人生态度、情感表达和哲学思想。希望这些故事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