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程序实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庭前准备
审查公诉人移送审查起诉的起诉材料。
开庭前由书记员查明各诉讼参与人是否已经到庭,宣读法庭纪律,审判人员就坐后由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查明被告人信息,告知相关诉讼权利,询问是否申请回避等。
法庭调查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附带民事诉讼人宣读诉状。
公诉人对被告人进行讯问,被告人进行回答。
辩护人对被告人进行讯问,被告人进行回答。
审判长对被告人进行讯问,被告人进行回答。
公诉人举证,包括视听资料、现场照片等。
辩护人提交证据。
法庭辩论
控辩双方就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罪性质、罪责轻重、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以及如何适用刑罚等问题进行互相辩论。
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
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
审判长进行总结。
被告人最后陈述
被告人进行最后陈述。
合议庭进行评议,另行宣判
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评议结果另行宣判。
当事人和其他参与人签字
当事人和其他参与人签字确认庭审记录。
示例庭审记录结构
庭审时间
年月日
庭审地点
河职院模拟法庭
法庭组成人员
审判长:陈XX
审判员:
书记员:吴XX
庭审纪律
不准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旁听。
不准携带武器、凶器和其他危险品。
不准发言、提问、吸烟和随地吐痰。
开庭程序
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请公诉人、诉讼代理人、被告辩护人入庭,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
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核对被告人身份,告知相关诉讼权利,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原告宣读起诉状,被告答辩,审判长进行案件焦点问题归纳,双方对归纳的有争议的事实有无异议或补充。
公诉人举证,辩护人提交证据,控辩双方进行辩论,审判长进行总结。
被告人进行最后陈述。
合议庭进行评议,另行宣判。
当事人和其他参与人签字。
建议
确保庭审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详细记录每个环节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主要活动。
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描述事件,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的表述。
庭审记录应及时整理和归档,以便后续查阅和使用。
通过以上步骤和结构,可以有效地记录和描述开庭程序,确保庭审过程的公正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