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和“防不胜防”都是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发生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猝不及防
拼音:cù bù jí fáng
解释: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示例: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七回:“人踉跄趋入,竟至程都督前,跪将下去,程都督猝不及防。”
防不胜防
拼音:fáng bù shèng fáng
解释:要防备的太多,防备不过来。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示例:春天是一个隐形的病菌杀手,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让人们防不胜防。
这两个成语都表达了事情发生得突然,给人带来无法及时应对的感觉。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来表达这种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