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 书法家、画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不仅艺术成就卓越,而且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
艺术成就
绘画:郑燮擅长画兰、竹、石等,其画风取法于明代的徐渭和清代的石涛,运笔秀劲潇洒,横涂竖抹而不失章法。他的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
书法:郑燮创立了“六分半”体,又称“乱石铺街体”,将隶书体与行楷体相融合,别具一格。
文学:他的诗文效法范成大、陆游,词尤其写得工巧美好,著作丰富,包括《板桥全集》等。
政治生涯
为官清廉:郑燮在山东范县和潍县任知县期间,勤政爱民,拒绝贿赂,公正处理政务,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他在潍县遇到饥荒时,不惜开仓放粮,救济百姓,甚至自掏腰包替百姓交赋税。
个性鲜明:郑燮性格耿直,不事权贵,敢于直言不讳,因此在官场上树敌众多,最终选择辞官归隐扬州,以卖画为生。
民间传说与影响
生祠:潍县百姓感念郑燮的恩德,为他修建了生祠,以示感激。
艺术地位:郑燮在艺术上的成就和个性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被后人誉为“中国三百年来最卓越的人物之一”。
综上所述,郑燮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位关心民生、清廉自持的官员。他的诗、书、画三绝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