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虚心好学的故事包括:
凿壁偷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晚上无法读书。于是他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借用邻居家的光线读书。这个故事后来用来形容刻苦读书的精神。
悬梁刺股:
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打瞌睡,用绳子将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瞌睡就会被扯醒。另一个故事是苏秦为了保持清醒,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两个故事合称为“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的精神。
不耻下问:
孔子学问渊博,但仍虚心向别人求教。他到太庙祭祖时,向别人询问各种问题,体现出他谦虚好学的态度。
囊萤映雪:
车胤夏天用纱布做成小口袋,捉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的光亮读书;孙康在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这两个故事形容在艰苦条件下刻苦学习的精神。
程门立雪:
杨时为了向程颐求教,在程颐闭目静坐时,站在门外等待,直到雪积一尺厚,表现了他尊师重道、恭敬求教的态度。
吕蒙读书:
吕蒙在孙权的劝告下,利用一切零碎时间发愤读书,最终成为著名的将领。这个故事说明只要肯学习,就能取得很大的进步。
孔子学琴:
孔子向音乐大师师襄学琴,不断追求技艺和曲子的内在精神,最终能感知作曲者的形象,体现了他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这些故事都展示了古人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