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诗》
魏晋·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黾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西上辞母坟》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唐·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一方苦,报亲百年勤。
世间千般好,不及母亲生。
祀母
惊闻母逝泪悬河,失恃余悲诵蓼莪。
哭竹恨无生孝笋,娱亲不惜唱童歌。
断机责子寻常有,退鲊安心别样过。
蒿里青山埋傲骨,德音秩秩立巍峨。
庚子大暑辞母坟
日落山深地籁鸣,似闻慈母语丁宁。
祗回陨涕伤心处,从此孤坟伴鼬鼪。
忆母
母爱九天难比高,儿曹何以报劬劳。
梦中得句
一春梦雨常飘瓦,万古贞魂倚暮霞。
哭母诗八首
(其一) 噩耗传来心乍惊,泪枯无语暗吞声。早知一别成千古,悔不当初伴母行。
(其二) 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
(其三) 重阳节后欲寒天,送母西行过玉泉。黄叶满山坟草白,秋风万里感啼鹃。
(其四) 叶已随风别故枝,我于凋落更何辞。窗前雨滴梧桐碎,独对寒灯哭母时。
梦中不见母音容
夜半醒来放悲声,再无慈母门前盼。泪洒归途履如封。
临行坐母空床前
抚像泣语泪涟涟,昔别蹒跚依依送。今无母牵去影单。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对母亲深沉的思念和无尽的哀思,是悼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