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霜:
著名评剧演员,被称为“评剧皇后”。她为了获得自我知识和自律,无论夏天酷热还是冬天严酷,都会练习嗓子。她曾说:“戏无止境。”并且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管什么人,只要给她指出缺点,她都非常高兴。
张伯苓:
长期任南开大学校长,他有一次看见一个学生手指被熏得焦黄,便指着他说:“你看,把手指熏得那么黄,吸烟对青年人身体有害,你应该戒掉它!”但这位学生反唇相讥:“你不也吸烟吗?怎么说我呢?”当下张伯苓将自己所存吕宋烟全数拿出来,当众销毁,并表示再不吸烟,果真如此,张伯苓再没吸过烟。
吴晗:
在清华大学时,想买一部《明史纪事本末》,因没有钱,就赶写了一篇《清明上河图与金瓶梅的故事》换取了10元稿酬,买了这部书。但他对自己写的这篇文章不太满意,并在与老师的一封信中说:“在暑假匆忙形成的时候,我不想出版它,因为我想买一本《历史》 ”,因此我收不到足够的钱,所以只能寄到我们学校的周刊上。我拿了10元钱,很可能可以买一本。”吴汉对此事深感内疚,第二年他为这篇文章写了一篇补编来进一步纠正这篇文章,随着空缺的填补,他们自己的观点趋于改善。
于成龙:
清朝官员,在生活上极其简朴,被百姓称为“干青菜”。他在任两江总督期间,有一知县给他呈送“中秋节礼”,被他严词拒绝,并特发(严禁馈送檄)。于成龙为了警诫自己,勉励下属,在大堂上悬联一幅:“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斯,谁替你披枷带锁;一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因此,他为官几十年,真正做到了“清介自持,誓不受属员一亳馈送”。
海明威:
对文章质量有极致追求的人,他想让自己的小说“好得要命”,除了每日修改,每写完一本书,他还会从头到尾修改一遍;请人誊写草稿之后又改一遍;清样出来后再改一遍。他还会用表格记录下每天书写的字数。如果没有完成当天的工作,他便会愧疚得无法吃饭。
乔布斯: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非常注重时间管理,每天都会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且坚持执行。他认为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因此要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他还经常提醒员工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
巴菲特:
著名的投资家和慈善家,非常注重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并且在工作之前阅读报纸和书籍。他认为自我管理是成功的关键,因此他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自律和专注。
李光耀:
新加坡的开国总理和第一任总理,非常注重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并且在工作之前阅读报纸和书籍。他认为自我管理是成功的关键,因此他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自律和专注。
詹姆斯兰费蒂斯:
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在钓鱼时遇到道德抉择,最终选择将一条大鱼放回水中,这件事成为他一生的骄傲和教训。
这些故事表明,无论是著名的演员、官员、作家、企业家还是科学家,他们都能通过高度的自律和自觉,不断提升自己,达到更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