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骚》中,屈原描述了自己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心,以及他要求革新政治的强烈愿望。尽管他遭遇了重重困难和挫折,但屈原的态度是坚决的,他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这种在逆境中坚持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是《离骚》中非常核心的主题之一。
具体来说,屈原在《离骚》的前半篇中,通过自述身世和遭遇,表达了他对楚国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生活的同情。他反复强调了自己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以及即使面临灾厄也绝不妥协的意志。这种坚定的态度,体现了屈原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在后半篇中,屈原通过神游天界和追求实现理想的过程,进一步展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即使在遭遇失败和挫折后,他仍欲以身殉国,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更是将屈原的理想主义精神推向了高潮。
因此,可以说《离骚》中屈原对理想受挫的态度是 绝不妥协的。他用自己的诗歌和行动,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坚守理想、不屈不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