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子程序的编制方法如下:
定义子程序
子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用于实现特定的操作功能。在编程时,需要定义子程序的名称、参数和返回值。
调用子程序
主程序中可以通过特定的指令调用子程序。调用子程序的指令格式为 `M98P<子程序号>L<重复次数>`。其中,`P` 是被调用的子程序号,`L` 是重复调用的次数。例如,`M98P1234L4` 表示调用子程序1234,并重复执行4次。
子程序的功能
子程序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如切削、进给、定位、换刀等。根据不同的操作需求,可以编写不同的子程序。例如,切削子程序可以包含刀具半径补偿、刀具进给速度等指令。
参数传递
为了实现灵活的编程,子程序可以接受参数的传递。参数可以是数值、变量或表达式,用于确定子程序执行的具体操作。通过传递参数,可以在调用子程序时灵活地改变操作的条件。
返回值
在执行子程序后,可能需要将一些结果返回给主程序。这可以通过子程序的返回值来实现。
示例
主程序:
```
1 / 4 %123;
M3S600G95T0101 ;
G00 X82.0 Z0;
M98 P1234 L4; ; 调用于程序1234履行四次,切削四个凹槽
X150.0 ;
M30;
```
子程序 %1234:
```
G01;
G00;
M99;
```
注意事项
子程序必须以 `M99` 作为结束指令。
主程序调用子程序时,最多可执行999次,且子程序也可以再调用另一子程序,最多可调用4层子程序(不同系统可能有所不同)。
编写子程序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加工要求和机床的特点,了解数控系统的编程语言和指令格式,以及机床的功能和参数设定。
通过以上步骤和示例,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编写和调用数控车床的子程序,从而简化主程序的编制过程,提高编程效率和机床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