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控编程中,去除毛坯(即去除工件表面的毛刺和不平整部分)通常涉及以下几种方法:
倒角和倒圆
在数控程序中加入倒角指令(如C指令)或使用G01指令可以实现对工件边缘的倒角处理,从而去除毛刺。
倒圆方法则是通过特定的数控指令或工艺,使工件边缘形成圆滑的过渡。
研磨
振动、喷砂和滚筒等研磨方式可以用于去除工件表面的毛刺。这些方法适合批量较大的小产品,但可能去除不够干净,需要后续人工处理残余毛刺。
冲模去毛刺
制作冲模配合冲床进行去毛刺,适用于分型面较简单的产品。这种方法效率较高,去毛刺效果比人工好,但需要制作冲模,成本较高。
人工去毛刺
使用锉刀、砂纸、磨头等辅助工具进行人工去毛刺。这种方法适用于毛刺较小、产品构造简单的情况,但效率低,且对复杂交叉孔难以去除。
冷冻去毛刺
利用降温使毛刺迅速脆化,然后喷射弹丸去除毛刺。这种方法适合毛刺壁厚较小且产品较小的情况,设备价格较高。
热爆去毛刺
通过将易燃气体通入设备炉中,并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来溶解去除毛刺。这种方法适用于毛刺较厚且不易去除的情况,但设备成本较高。
数控编程中的去毛刺策略
在编写数控程序时,可以通过优化刀具路径和切削参数来减少毛刺的产生。例如,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以及断屑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后续的去毛刺工作。
模拟验证
在实际加工前,通过数控仿真软件或机床的模拟功能对编写的数控程序进行验证和调试,确保程序的正确性,从而减少实际加工中的毛刺问题。
建议
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工件的具体情况和毛刺的类型,选择最适合的去毛刺方法。对于小批量生产,可以考虑使用研磨或人工去毛刺;对于大批量生产,可以考虑使用冲模或冷冻去毛刺。
优化数控程序:在编程过程中,仔细规划刀具路径和切削参数,确保加工过程中的断屑和切削效率,从而减少毛刺的产生。
模拟验证:通过仿真软件进行程序验证和调试,确保程序在实际加工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数控加工中的毛坯,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