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切断怎么编程视频讲解

时间:2025-01-23 10:20:26 游戏攻略

钻孔切断的编程方法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数控系统和加工要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编程方法:

1. G75径向切槽循环指令

G75是用于径向切槽(钻孔)的循环指令。以下是一个使用G75指令的示例:

```

G75

X40 Z100

T0101

S1000

F100

Q20

P10

R5

M98

T0202

S1000

F100

Q10

P5

R0.8

M98

```

在这个示例中:

`X40 Z100`:设置毛坯棒料直径为φ40×100,夹持毛坯完成工件外圆、端面、沟槽以及切断加工,以工件右端面中心为工件坐标系原点。

`T0101`和`T0202`:分别选择外圆端面粗加工刀具(刀尖角55°)和精加工刀具(刀尖角35°,刀尖半径R0.8)。

`S1000`:设置主轴转速为1000转/分钟。

`F100`:设置进给速度为100 mm/min。

`Q20`和`Q10`:分别设置每次钻深和孔底留时间。

`P10`和`P5`:分别设置每次切削后刀具在X方向的移动量和退刀量。

`R5`和`R0.8`:分别设置刀具在切削底部的退刀量。

2. UG中的钻孔编程

在UG(Unigraphics)中进行钻孔编程的步骤如下:

1. 打开或创建零件模型。

2. 进入加工模块。

3. 设置加工环境。

4. 选择钻孔类型并设置参数。

5. 指定孔位。

6. 定义几何体和夹具。

7. 生成并预览刀具路径。

8. 后处理为NC代码。

9. 验证并优化刀具路径。

10. 传输NC代码至机床。

3. G74端面切槽循环指令

G74是用于端面切槽的循环指令。以下是一个使用G74指令的示例:

```

G74 R(e) G74 X(U) Z(W) P(i) Q(k) R(d) F;

```

在这个示例中:

`R(e)`:退刀量,该值是模态值。

`X(U)`、`Z(W)`:切槽终点处坐标值。

`P(i)`:刀具完成一次轴向切削后,在X方向的移动量。

`Q(k)`:Z方向每次切削深度。

`R(d)`:刀具在切削底部的退刀量,d的符号总是“+”值。

`F`:切槽进给速度。

4. G83深孔钻孔指令

G83用于深孔钻孔,适用于盲孔排屑不良的材料加工。以下是一个使用G83指令的示例:

```

G83 X--C--Z--R--Q--P--F--K--M--;

```

在这个示例中:

`X`:孔底座标。

`Z`:初始点标。

`C`:角度。

`R`:初始点增量。

`Q`:每次钻深。

`P`:孔底留时间。

`F`:进给量。

`K`:重复次数。

`M`:使用C轴时启用。

建议

选择合适的指令: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和机床类型选择合适的钻孔指令(如G75、G74、G83等)。

参数设置:仔细设置切削速度、进给量、退刀量等参数,以确保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

验证和优化:在生成NC代码后,务必进行验证和优化,以确保刀具路径的正确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