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NC编程中,换坐标通常涉及以下几种方法:
直接输入新坐标
进入CNC控制系统,找到相关的设置选项。
选择需要修改的坐标轴(如X方向),并输入新的数值来改变其坐标。
修改完成后,保存设置并重新启动CNC机器,以确保新的坐标生效。
使用G15指令切换坐标系
G15指令用于将旋转坐标系切换为X、Z坐标系。
在G15指令后面可以添加参数,用于定义工件的直径和长度。
使用G15指令后,可以使用G代码进行车削操作,如G01指令进行直线插补,G02和G03指令进行圆弧插补等。
需要注意的是,G15指令是用于设置旋转坐标系的初始状态,而不是在整个程序中持续生效。在程序中的其他地方,可以使用G16指令切换回直线坐标系。
启用绝对坐标编程模式与相对坐标编程模式
启用绝对坐标编程模式(G90),在此模式下,XYZ坐标是参照工件坐标系零点(的距离)。
使用I、J、K代码进行相对编程,无论是G91还是G90。
多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基于数学模型的变换法:通过矩阵变换的方式,将其他坐标系下的CAD模型或者程序转换到当前机器的坐标系下。这种方法适用于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且机床的几何参数已知的情况。步骤包括确定各个坐标系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将CAD模型或程序应用到转换矩阵上。
设置工件坐标系
操作者在调整工件坐标系时,应把基准点设在所有刀具物理(几何)长度以外,至少应在最长刀具的刀位点上。
通过设置机床坐标系偏移来获得工件坐标系,确保基准点与编程员设定的工件坐标系零点之间的尺寸正确设置,避免刀具与工件相撞。
使用G52和G53指令
G52用于设置局部坐标系,而G53用于设置机床坐标系。
G53指令可以将所有轴移动到参考位置,通常这个参考位置非常接近每个轴正方向上超程的位置。
建议在实际编程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加工需求和机床特性选择合适的坐标系切换方法,并确保坐标系转换的准确性和程序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