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G编程中去除直角毛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使用圆鼻刀或倒角刀具
圆鼻刀:适用于小毛刺和外圆边缘,其弧形刀尖可以打磨和抹平尖锐边缘,同时保护被加工表面。
倒角刀:主要用于倒角处理,但也可以用于去除直线边缘或平面上的毛刺。选择倒角刀时,需要考虑刀具的倒角角度和边缘宽度,以适应不同大小和要求的去毛刺任务。
平面去毛刺功能
在UG中,可以使用平面去毛刺功能,通过指定保持区域、调整去毛刺参数、进行局部处理和手动修整来去除毛刺。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使用保持区域工具将不需要去毛刺的区域划分出来。
调整去毛刺参数,如减小去毛刺半径或加大平滑度。
对避让困难的区域进行局部处理,例如使用草图工具和局部平面去毛刺工具。
最后,可以手动修整模型,使用UG中的修整工具来调整毛刺部分的形状和位置。
电解去毛刺
将工具阴极(一般用黄铜)固定放置在工件有毛刺的部位邻近,两者相距一定的间隙(一般为0.3~1毫米)。
工具阴极的导电部分对准毛刺棱边,其他外表用绝缘层覆盖起来,使电解效果集中在毛刺部分。
加工时工具阴极接直流电源负极,工件接直流电源正极,压力为0.1~0.3兆帕的低压电解液(一般用硝酸钠或氯酸钠水溶液)流过工件与阴极之间。
接通直流电源后,毛刺发生阳极溶解而被去除,被电解液带走。
其他方法
人工去毛刺:使用锉刀、砂纸、磨头等辅助工具,适用于毛刺小、产品结构简单的产品,但人工成本较高,效率不高。
冲模去毛刺:使用制造冲模配合冲床进行去毛刺,适合分型面较简单的产品,效果比人工好,但需要制造冲模,成本较高。
研磨去毛刺:包括振荡、喷砂、滚筒等方法,适合批量较大的小产品,但可能存在去除不彻底的问题,需要后续人工处理剩余毛刺。
冷冻去毛刺:使用降温使毛刺迅速脆化,然后喷射弹丸去除毛刺,适合毛刺壁厚较小且产品较小的情况。
建议
根据零件的材料特性、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精细程度选择合适的去毛刺方法。
对于复杂轮廓或3D曲面,可以考虑使用圆鼻刀或倒角刀具。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小产品,研磨去毛刺或冷冻去毛刺可能是较为高效的选择。
在UG编程中,可以利用其平面去毛刺功能,通过精确的参数设置和局部处理来提高去毛刺的效率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