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报关程序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申报
进口货物抵达港口、车站或机场后,进口商应向海关提交有关单证和填写由海关发出的表格。
所需提交的单证包括:进口报单、货运提单、商业发票、原产地证明书、进口许可证、品质证书、卫生检验证书等。
申报方式有口头申报、书面申报及电子数据交换申报,其中书面申报和电子数据交换申报为主。
申报期限为自运输工具进境之日起14日内,超过期限未申报的,需支付滞报金。
查验
海关根据审核后的单证,在海关监管场所对货物进行检查,核对单物是否相符。
报关人应派人到现场协助海关工作。
纳税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或其代理人收到海关的税款缴纳证书后,应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进口税款。
税款缴纳形式为人民币,若进口货物以外币计价成交,则按签发税款缴纳证书之日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买卖中间价折合人民币计征。
放行
当海关认定各种单证符合规定,且货物与单证完全一致后,进口商应按规定缴纳税款及其他费用,然后货物被允许进入海关。
其他手续
若货物涉及特殊监管要求,如动植物检疫、食品卫生检验等,还需办理相应的检验检疫手续。
进口商还需完成税务报关,提交放行通关单等相关资料给当地税务部门。
建议:
进口商应提前准备好所有必要的单证,并确保所有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避免延误报关和缴纳滞报金。
委托专业的报关行代理报关手续,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并降低出错风险。
密切关注海关的申报期限,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