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研究的选题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研究问题
必要性:研究在理论上具有探索必要,或在实践中比较紧迫。
创造性:研究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可行性:在资源、研究能力、伦理、时间等方面没有障碍。
提出研究假设
基于实践经验、考察信息、资料回顾等方法,提炼变量间的关系假定。
假设可以采用条件式(如“社会工作者应变能力越强,服务对象积极改变的可能越大”)和差异式(如“男女失业者在得到同样的货币福利后,其求职行为有所区别”)两种形式。
进行研究设计
确定研究类型:明确采用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准实验等)。
进行研究操作化:使研究具体可行,明确研究步骤和操作方法。
制订研究方案:整理前期准备工作,形成书面计划书,包括研究思路、方法、数据收集与分析计划等。
资料收集
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访谈员和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试验结果等)。
关注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数据资料的分析阶段
采用统计图表整理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分析。
检验研究假设,评价研究结果。
结果解释阶段
描述性解释研究结果,提出政策或社会经济建议。
将分析结果应用于实践,指导决策和实践改进。
总结来说,定量研究的选题程序从明确研究问题开始,通过提出研究假设和进行细致的研究设计,最终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和建议。这一过程强调科学性和系统性,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