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编程绩效怎么算

时间:2025-01-23 20:32:22 游戏攻略

机械加工编程绩效的计算通常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工作进度、修模次数、开模数量、量产良率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

工作进度

计划工作日 / 实际工作日:考核编程员是否按计划完成工作。

延误:延迟5小时扣5分,具体根据加工进度表来统计。

修模次数

当月修模次数少于30次:奖励5分。

当月修模次数在30-60次内:奖励10分。

当月修模次数大于61次:奖励15分。

统计依据:由部门主管统计。

当月开模数

开模数量:以当月新产品的开模数量作为评分标准,整形/冲孔等加工模具不算,每开一套模具奖励5分,满分15分。

量产良率

量产机种良率:所负责机种制程良率之和的平均值。

制程良率:每个制程良率 = 单个制程良品数 / 单个制程投入生产总数 * 100%。

目标:参考量产转量产时的良率状况,多个机种则取其平均值。

基数:有后处理产品基数为85%,无后处理残品基数为90%。

提升目标:在基数基础上的提升作为品质KPI考核量化标准。

编程技术水平

编程准确性:评估编程员在编写数控程序时的准确性。

效率性:评估编程员编写程序的效率。

灵活性:评估编程员在编程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代码规范性:评估编程员编写的代码是否规范。

参数设置:评估编程员在参数设置方面的能力。

错误率和修正次数

错误率:评估编程员编写的程序中出现的错误率。

修正次数:评估编程员在程序出现错误后修正的次数。

加工效率和质量

加工效率:评估编程员编写的程序在实际操作中的加工效率。

加工质量:评估编程员编写的程序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解决:评估编程员在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评估编程员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通过以上各项指标的考核,可以全面评价机械加工编程员的绩效表现。具体的评分标准和权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考核的公平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