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内孔攻丝的编程步骤如下:
确定攻丝的起点和终点坐标,并确定攻丝的进给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
选择相应的G指令,如G33(固定循环攻丝)或G76(标准循环攻丝)。
编写攻丝编程指令,并按照格式填入相应的数值。例如,使用G76指令时,其一般格式为:
```
G76 Xx Zz Pp Qq Rr Ff Kk
```
其中:
`Xx` 和 `Zz` 定义攻丝的起点位置(即刀具的初始位置)。
`Pp` 和 `Qq` 定义攻丝的终点位置(即刀具的最终位置)。
`Rr` 定义攻丝的切入量(即刀具每次切入的深度)。
`Ff` 定义攻丝的进给速度。
`Kk` 定义攻丝的线程类型(即使用的螺纹类型)。
将编写好的攻丝编程指令输入数控车床的控制系统。
启动数控车床,进行攻丝加工。
示例
假设我们要在数控车床上对某个内孔进行攻丝加工,具体参数如下:
攻丝起点坐标:X0, Z0
攻丝终点坐标:X280, Z-10
攻丝深度:100mm
攻丝速度:F2.5(螺距为2.5mm)
螺纹类型:M20
编程指令可能如下:
```
G76 X0 Z0 P280 Q280 R100 F2.5 K20
```
注意事项
确保编程时理解车床的用途和安装场景,知道攻丝的位置、结构和扭矩等参数。
根据具体需求和机床性能调整进给速度和切入切出速度等参数。
在编程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辅助功能代码(如M代码)来控制冷却液的开关、主轴的启停等。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实现高效准确的数控车内孔攻丝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