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控铣床上进行螺纹铣削时,编程加刀补的步骤如下:
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刀补类型
根据螺纹的规格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类型和规格。
在刀具选项卡中,选择“刀补”选项,设置刀补类型为“半径刀补”。
设置刀补半径和方向
刀补半径应根据螺纹直径和刀具半径进行计算。
刀补方向应根据螺纹加工方向进行设置。
编写螺纹插补程序
选择合适的线性插补模式,例如G01。
根据螺纹的规格和要求,计算出所需的进给速度、转速、切削深度等参数。
使用G76指令定义一个螺纹加工循环,并设置相关参数,例如:G76 Xx Zz Ii Kk Dd Ff,其中X表示螺纹起点的横向坐标,Z表示终点的轴向坐标,I和K表示螺旋线半径和斜率,D表示每个圈需要加工的深度,F表示进给速度。
添加坐标轴自动回归功能
在程序中添加坐标轴自动回归功能,以确保在加工过程中铣削部位与螺纹轮廓之间始终有一定距离。
启动主轴和停止主轴
使用M03指令开启主轴,使其按照所需转速旋转。
在程序结尾处使用M05指令停止主轴,并添加各种安全操作如回原点等。
考虑刀具磨损和尺寸调整
当螺纹铣刀磨损或加工螺纹孔尺寸小于公差时,可以通过数控系统变量进行必要的刀具半径补偿。
使用刀补指令
在数控铣床编程中,常见的刀补指令有G41和G42,分别用于左刀补和右刀补。刀补指令一般紧跟在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0)之后,并与刀具半径补偿号(D)配合使用,以确定刀具的实际位置。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螺纹铣削的精确编程和刀补,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和螺纹质量。